某天值班,我接到急診的會診。
一位中年婦女持續腹痛,在外院做過初步的治療但沒有改善,因此轉診到本院。
在看過病人的影像檢查後,我有自己的判斷,但同時也有一些疑問。
病人的膽道明顯地擴張,這是典型膽道阻塞的表現,也因此他的黃疸指數也偏高。通常造成膽道阻塞的原因,不外乎結石或腫瘤。而這個病人的檢查中,並沒有明顯的結石,反而是膽道周邊有不少不該出現的增生組織,這樣的影像讓我強烈懷疑是膽道腫瘤。
但令人不解的是,雖然膽道有阻塞,但裡頭卻有一根支架,顯然病患先前已經接受過治療。
所以我必須把病史給弄清楚。
病人本身對自己的病情一問三不知。病人的兒子表示三個月前因為同樣的症狀,去過另一家區域醫院,但卻對病情也說得不清不楚,問他們外院的診斷是什麼,又做過什麼治療,都講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比較明確的是,他們似乎對外院的處置不甚滿意。
「當時外院的醫師有告訴你們,令堂得的是什麼病嗎?」
「他們什麼都沒有說啊!就只說膽管阻塞,然後放個支架就叫我們回家了。」
我當時沉吟了一會兒,因為如果真如家屬所說,那這樣的處置未免太草率。但我也不方便講太多,有時候自己一句話,造成別人的醫療糾紛就不好了。
「我母親究竟是什麼問題?」
「就膽管阻塞的處理來說,外院的支架已經將此問題解決,但造成阻塞的原因還要再檢查。就目前的影像檢查來說,腫瘤的可能性比較大。」
「你說可能是腫瘤,那就代表也可能不是腫瘤對不對?如果是腫瘤的話,是良性還是惡性?」
「嗯…這個部位的腫瘤,很少有良性的可能。」「不過到目前為止,都只是我的猜測,還需要住院做進一步的檢查。」
「你所謂很少有良性腫瘤,那就是說還是有機會對不對?」
病人的兩個兒子,急切地想知道答案。因為對自己母親病情的擔心,所以他們有一連串的問題。
這樣的情形,我有固定的說明方式。
一方面顧慮到家屬一時間難以接受事實,二方面也不能把話講死。雖然對於影像檢查,我幾乎可以確定這是膽道癌造成的膽道阻塞。但在沒有病理報告確定之前,我也只能「強烈懷疑」。畢竟就算是99%的可能,也不代表百分之百確定。
我也很習慣家屬們會有這樣的反應,他們無非希望從我口中,聽到一些比較正面的消息。所以會對自然而然把期望放在那可能性不高的例外。
我打算住院後,透過一連串的檢查,來讓他們接受母親是癌症的事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