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能力都必須靠時間來換,年輕的時候就是學不來,資深一點自然而然就具備了。不只是知識或技術,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與底氣。
十多年前我在台中剛當主治醫師的時候,我的直屬長官是副院長,後來他因為個人生涯規劃離職,所以最後幾次門診讓我幫他代診。
副院長自然是副院長,就是當地名醫,所以很多病人慕他之名來掛號,也有很多長期追蹤的老病人。
病人一進來看到不是副院長,而是一個年輕主治醫師,臉馬上就垮下來了~
跟他說明副院長回台北了,把病人轉給我,病人很不客氣地說:「我就是專程來給副院長看的!」或是直接問「你會看嗎?」
要不就是用很酸的語氣說:「那你如果會看的話,就給你看吧!」
我已經忘了當時是怎麼回答病人的問題,只記得那幾次的代診,是我行醫生涯中排名前幾名不開心的經驗。
前幾天有個同事臨時有事,請我幫他代班一次門診。
我當然可以理解,病人想要給自己的原主治醫師看診,或是發現是其他醫師代班時的失望。坦白說,我也只是臨危受命,病人不想給我看,我還不想看咧~
也是有病人露出猶豫與不太開心的表情。
「你有兩個選擇,一個是直接離開,下週再來,我可以幫你退掛號;一個是就讓我幫你看,你自己斟酌。」
「我知道你不想給我看,其實我也不想看,我純粹是基於道義幫同事忙而已。」
我跟病人講的也是肺腑之言,今時今日,我也不必委屈病人或委屈自己。
最後病人還是給我看了(其實也不過是胃潰瘍術後追蹤而已),病人的兒子跟他說「來都來了」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