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

歲末感言

還剩兩個多小時,糟糕的2020就要過去,回頭看過去一年,疫情真的影響了很多事,也導致我個人或我們全家許多計畫的擱置。希望2021年一切都能越來越好,能夠快點回到原本我們熟悉的生活。

2020年我們最開心的事,應該是年初在疫情大爆發前,我們全家去了一趟紐西蘭,在南半球的陽光下奔馳,在南十字星的星空下仰望。每回聊到那次旅行的事,看到當時的照片,總是令人回味無窮,孩子們和史迪普都希望還能再去一次。

2020年在學術上有些嶄獲,我個人的研究、和美國團隊合作的研究、在台灣帶著學生一起做的研究,我們就是一步一步往前走,一篇一篇論文發表。

2020年繼續在我最喜歡的醫學教育上前進,教住院醫師開刀、教學生看病人看影像,也和年輕醫師分享做研究的心得。

2020年史迪普發現我變忙了,這一年我參與一些院內行政事務,幾乎每天早上都有會要開。然而在這當中,也認識了更多人,學會不少新事物。

2020年兩個孩子的功課越來越重,不能像以前一樣,下課回家只要寫功課,其他時間我們可以出去逛街、在家玩桌遊打電動。取而代之的是複習功課準備考試,Peter Fu則是一個人要負責兩個孩子的英文,陪他們讀文章、背單字、準備文法,英文家教是我下班後的另一個正職。

2020年史迪普重回職場,一開始大家都還在適應,不過慢慢習慣之後,孩子變得更獨立。許多以前非媽媽不可的事,現在會自動自發去完成。

2020年也有令人不開心的事,年初我失去一位對我很好的忘年之交,年底遇到一個搞得全科人仰馬翻的醫療糾紛。

寫完這篇文章的時候,又過了半小時,也意味著距離2021年越來越近。

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與照顧,未來我會繼續努力,一起熬過2020,走向2021!


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特殊身份

天氣很冷,到醫院樓下買碗熱紅豆湯。

穿著制服的顧客可以直接獲得員工折扣,沒穿制服但是「看起來像員工」的顧客,店員會問一聲「員工嗎?」,然後再視對方是否出示識別證給予折扣。

今天排隊的人頗多,我的前面有兩組客人,第一個客人在拿出識別證後得到九折的優惠,排我前面的第二組客人是一個中年人推一位坐輪椅穿病人服的太太,所以店員沒問他什麼就直接結帳。

客:「我有殘障手冊。」

店員:「?」

客:「殘障手冊有打折嗎?」

店員:「不好意思沒有喔,只有員工有折扣。」

客:「為什麼?殘障手冊連看病都不用部份付擔,在醫院買東西也應該打折啊~~」

店員很客氣地向他解釋再解釋,旁邊推輪椅的中年人不但沒幫忙勸,還跟著加入戰局,說店家沒有同理心,欺負弱勢族群云云........

店員:「先生你要什麼?」「不好意思,我們沒有折扣,如果您要消費的話我再幫您做。」似乎溝通無效,店員直接請他們在旁邊等,他可能注意到我排在後面已經等很久了,所以先幫我點餐。

到我取餐時,他們還在跟店員爭取,還問除了他們家之外,是不是其他家都沒有折扣。
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
人一定是生了什麼病,才會拿殘障手冊。國家對領取殘障手冊的病患給予就醫優惠,其實是一種福利。

過去偶爾遇到拿著重大傷病卡或殘障手冊的病人,要求看診插隊、檢查插隊、多住幾天、伙食折扣、升等病房(真的,我聽到要求「升等」的時候,真的覺得不可思議).....

所以我一直有個疑惑,提出這些要求的人,是「真的不知道這個要求不合理」,還是「自己也知道不合理,但還是拗拗看」?

我相信大部份的病人都是正常的,這應該還是少數人。

如果用自身的殘疾,來做為某種優惠的交換,某種程度也是情緒勒索。反而會喪失國家保障病家的美意,甚或影響大眾眼光。

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

粉絲感謝祭












經營網路與寫文章十多年,與其說是累積了粉絲,更貼切的說是交朋友。

昨天全家去吃飯,不預期地隔壁桌坐了幾位醫學生,其中有我的讀者。他說每一本Peter Fu的書都有買,這真的令人感動,原來不知不覺中,我確實可以影響一些人。我常開玩笑說:「認識我的人,比我認識的多。」這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其實有許多我不知道的眼睛在看著自己,一言一行都要格外小心。

曾經有當年還是高中生的讀者,寫信我問學醫的迷惘,多年後他已經是外科住院醫師。

更多的是曾經是醫學生的讀者,現在已經是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,甚至在專業上我們還可以合作。

各行各業的讀者,許多朋友都在生活中幫了大忙。

我其實都會注意每個留言、每一篇文章按讚數與按讚的人,除了許多原本就是身邊的親戚朋友之外,其實大部份也都是固定的熟面孔。(臉書頭像的熟面孔~~)

很多長期追蹤的讀者,雖然始終緣慳一面,但其實都像老朋友一樣。跟著Peter Fu這個角色一路成長,一起經歷開心的事、生氣的事、難過的事......

遇到困難的時候,會貼心地打氣留言,或是私訊鼓勵打氣;有些朋友一次都沒見過,卻也願意從遠方寄些小禮物點心給Peter Fu和史迪普;我們去美國前感受很深,我居然有不少住在北美的讀者,在出發前給我許多資訊幫忙,甚至表示在美國需要幫忙也可以講。

偶爾有些文章我只開放給頭號粉絲,結果按讚數與留言數,會多到不禁懷疑:「『頭號粉絲』有這麼多喔?」

從事寫作這些年,只要能給讀者一些正面力量(就算是覺得文章很好笑),我也覺得是很棒的事!當讀者說他喜歡我寫的書、喜歡我寫的文章、喜歡Peter Fu這個角色、喜歡史迪普、喜歡孩子們,都是讓我繼續寫作的重要能量。

謝謝你們!無論你們的角色是讀者、粉絲或朋友,都是對Peter Fu最重要的支持。

#圖是昨天隔壁桌粉絲傳給我

#徵求所有書都買粉絲

#徵求一年粉絲

#徵求三年粉絲

#徵求五年粉絲

#徵求臉書開團元老粉絲

#徵求無名小站粉絲

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十六年紀念

 十六年真的是很長的一段時間。


十六年可以讓一個小嬰兒變成高中生,楊過等了十六年終於和小龍女重逢....

可以讓兩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,從每天談戀愛約會,變成兩個孩子的爸媽。

今天是Peter Fu和史迪普結婚16年的紀念日,照例我們全家會一起慶祝。(沒有孩子前的「全家」就是我們兩個人,有兩個小鬼之後的「全家」就是四個人),照例會有數字手勢!

每一年回顧紀念日當天的慶祝活動與數字手勢,還是會發現有點變化,歲月的痕跡真的藏不住!(去年15年穿的衣服居然跟今天一樣,可是人老了些~)

回想過去的十六年,當然會有波折,會爭吵會不開心(有幾次還真的吵到不可開交),不過都走了過來。只要兩個人同心,有一起走下去的信念,沒有什麼檻是過不了的!

跨過了十六年,我們要進入第十七年了,未來的每一天我們都要一起度過!



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笑的目的

Peter Fu講了一個爛笑話爛梗給史迪普聽,史迪普一邊笑一邊說:「白癡~~」

Peter Fu感到相當不公平:「你幹嘛罵我?明明就很好笑,你也有笑啊!」

史:「請你必須理解,我笑是為了.......」

P:「所以你是嘲笑我,不是覺得我講的笑話好笑......」

史:「也不是....我笑是為了維繫婚姻~~希望你能理解。」

P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

低調

打電話到院內某個單位聯繫事情,由於是不常聯絡的單位,於是我先自我介紹:「您好,我是外科的傅志遠醫師,想請您幫個忙........」

接電話的人員非常客氣地幫我解決了問題,就在我要掛電話的時候,對方突然問:「史迪普回來上班還好嗎?」

P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
史迪普帶孩子去看門診,Peter Fu當時有事情要忙,所以沒有陪同一起去。史迪普很低調地排隊、填資料、看診 ,就跟一般民眾一樣。

看診結束時,跟診護理師問史迪普:「傅醫師沒來喔?」

史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#史迪普很想低調

電影選角

沒值班的夜晚,孩子們都在才藝課,Peter Fu和史迪普找到空檔去看電影。「神力女超人」真的滿好看的,我們一致也覺得女主角又漂亮又有特色。

P:「我記得這個女主角,以前好像演過某部電影。」

史:「有啊~玩命關頭她有演。」

P:「有嗎?玩命關頭我們不是每一集都有看?我怎麼想不起來?」

史:「你常常什麼事都想不起來。」

P:「喔~~我想到了!是那個國際刑警,有一集當唐老大的女朋友。」

史:「不是啦!她是韓哥的女朋友,一起去日本.......」

P:「...................」

史:「我如果是電影導演,一定會很痛苦。精心選角一點用都沒有,你完全記不起來。」

P:「...................」

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

浮誇禮物

浮誇的博客來。

明天是彼得兔生日,我在博客來幫他買了一張鬼滅之刃的海報,這是在小孩子當中最受歡迎的動漫與角色。今天下班時經過住家大廳櫃台,人員跟我說有個包裹。

工作人員搬了個大箱子給我,卻跟我說:「裡面是什麼東西?我怎麼完全感受不出重量。」

回到家把箱子拿給彼得兔,孩子們開心極了,那麼大的箱子一定是一份大禮。

「把拔,怎麼那麼輕?裡面有東西嗎?」雖然覺得很詭異,但彼得兔仍迫不及待開箱,很大的箱子裡只有一張海報,我跟史迪普一致都覺得博客來實在是太浮誇了~~

拿到海報固然開心,可是兩個孩子居然對那個紙箱,還有裡頭防撞泡綿更有興趣。史迪普跟我說:「買什麼海報?他們更喜歡那個紙箱和裡面的泡綿......」













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

坐式體重計

可能Peter Fu太常講一堆五四三垃圾話,連帶周邊原本很正經的人,也跟我講五四三~~

今天去醫院查房看病人,離開時發現護理站多了一台讓病人可以坐著量體重的體重計,這種東西過去多半在洗腎室才會看到,現在護理站也有。

Peter Fu覺得很新鮮想坐坐看,護理師說可以幫我量一下。

P:「算了,不要好了!我穿這麼多衣服,還有醫師服錢包手機一堆東西,量起來一定不準。」

護:「那你要不要把它推進值班室,自己一個人脫光,量完再搬出來還我們?」

P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孩子的聚會

過兩天是彼得兔生日,趁著期末考試還沒到,我們幫他邀請好朋友來家裡玩,一群小朋友開派對慶生。

平常我們對孩子有嚴格的電動玩具與網路使用限制,今天下午大解禁,他可以跟同學開電動趴。

為了期待這天的到來,彼得兔罕見地快速做完功課,連下週的考試都複習完了,平常要一叫再叫還賴著不起床,今天一大早我只是在床邊說一聲:「起床把英文再複習一下,在你朋友來家裡前要做完。」他就如觸電般跳起來坐到書桌邊,拿起英文課本閱讀~~

時代變了,電動玩具的畫面、內容、劇情遠較我小時候好太多太多,人手一台平板電腦,還可以連線遊戲,這種趣味性跟以前真的不一樣。

我小時候還是紅白機的時代,那時候週一到週五只有週三是半天課,所有的同學就會集中到有紅白機任天堂的同學家裡,一群人搶著遊戲手把,沒輪到的人就算只看電視畫面也很高興。後來我家買了一台,也自然成為同學集中地,某種程度也成班上小領袖~

總是要玩到天黑,有時候大人還會板起臉孔趕人,或是某個同學的媽媽殺過來抓人,大夥才會意猶未盡地解散。

看孩子長大的過程,其實就是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再走一次。雖然軟硬體天差地遠,然而孩子們聚在一起的感覺,卻從來沒有改變。為了遊戲中的結果歡呼、大叫,還偶爾會吵架.....

雖然我們家好像快被幾個小鬼給拆了,等一會兒曲終人散之後一定有一堆東西要善後,不過這就是孩子,看到他們就想起小時候的自己。

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台語發音

有個小女生來門診看傷口,幾天前被狗咬傷去過急診。

看起來傷口沒有紅腫、沒有感染,應該恢復得差不多,只有邊緣還有些沒完全癒合。我幫他清理傷口後(清除上頭殘餘的血污與藥膏),告訴他可以不需要再回診了。

病:「可以再開一條藥膏嗎?」

P:「急診開的那條藥膏用完了嗎?四天前掛的急診,應該還有吧!」

病:「快用完了,因為我的狗很多。」

P:「狗!!!!!!!!你幫狗塗藥膏??」我承認我激動了,所以有點大聲。

病:「我『都塗(台語,音同狗)』很多啦~~」

P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#狗藥膏=塗藥膏

婚禮致詞

週末參加了一場婚禮。












坦白說,已經很久沒有參加婚禮了。和我年齡差不多的朋友,幾乎都已經結婚,學生或住院醫師的紅帖,有時候工作忙也未必能去。週末專程南下,參加一個重要朋友的婚禮,還受邀講幾句話。

開在高速公路上,我思索著要講什麼話。一般不外乎誇獎一下新人男女雙方,或是用些婚禮常用的祝詞,什麼白頭偕老早生貴子之類的~我還看過某些民意代表來致詞,口才可溜得很,許多帶著押韻的吉祥話,都能夠脫口而出,這我可做不到。

我結婚15年,在過去這十多年與史迪普的相處中,我覺得婚姻就真的是愛與責任。所有的事情不不出這兩件事。

「恭喜新人今天將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。」

「不過過了今天,走出這個婚宴的大門,等待兩位信守的,就是愛與責任。對對方的愛,對對方的責任,對對方家庭的責任,對你們將來小孩家庭的愛與責任。」

「人生的道路上,我們都要繼續努力。」講完後突然覺得,婚宴上講這個,似乎有點沉重,不過真的是肺腑之言。

與其說是祝福,更是一種勉勵;與其是給新人的勉勵,其實也是一直提醒自己。人生的道路上,很多事都要一直努力。

#據說比新郎帥

#根本是個人演唱會造型


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

語言障礙

我以前有一個病人,是菲律賓的移工。某天上班時間劇烈腹痛,被僱主送到醫院,後來被我開刀。

整個治療的過程中,我跟他多半用英文來溝通。一般的英文對話我還可以,也能用非醫學名詞的英文,來跟病人說明病情。他也會講一些中文,有時候一些怕英文詞不達意的字,我就跟他講中文。

前幾年在我們家工作的印尼移工,可以很流利地跟我們用中文對話,甚至聽得懂一點台語。

今天有個病人也是移工,手指被機器切到,一位翻譯陪他來看門診。我一邊處理傷口一邊做衛教,然後翻譯一句一句嘰哩咕嚕講給他聽,他也嘰哩咕嚕講我完全聽不懂的話回答,翻譯再幫他問我問題。

由於我一句話也聽不懂,所以好奇問了一句:「他從哪邊來?」

「越南。」

「喔....剛來嗎?」

「來六年了。」

病人和翻譯人員離開後,我其實很困惑:「為什麼到另一個國家工作了六年,連一句那個國家的語言都不會說?」

與其說為什麼,我更想問的是「他怎麼敢」或者「他怎麼覺得這樣ok」?我如果一句對方國家的語言都不會講,怎麼敢踏上那片土地?如果是觀光也就算了,更何況是去工作?去六天、六週、六個月就算了,已經去了六年?

總是會有離開工作場所的時候,總是會有跟當地人打交道的時候,買東西、問路、看病、被警察盤問(逮捕)~~

就算中文不是什麼國際語言,講英文總可以吧!我們到任何一個國家,都是想盡辦法用對方的語言去溝通,要不就是用國際語言英文,至少不會期待對方跟我們講中文。

以前我有另一個菲律賓病人,某天我很努力想用自己彆腳的英文來說明病情時,他撐著傷口很痛皺眉頭說:「醫生你可以說國語~~」

診斷書專欄

我決定來開一個診斷書專欄,固定每週四門診後來討論,因為每次看診都有令人驚奇的事!

今天有位太太來診間,拿著他兒子上個月受傷在急診縫合後開的診斷書來要求修改。這種事我早就習慣了(前幾天的文章討論過:不外乎傷口要寫大一點、縫幾針、休養多久、建議使用美容膠帶......)(我相信會繼續增加~~)

P:「內容有什麼問題嗎?看起來寫得很完整。」(急診進入與離開時間、傷口長度、縫合手術、休養一週,幾乎是一份完美大全配診斷書~~)

病:「只有一點需要改,保險員說要註明有麻醉,要寫『在麻醉下縫合』。」

P:「喔....好啊~~」(基本上只要是合理與合法的,我都不會拒絕,哪怕再莫名其妙的字句。)

P:「請教一下,是保險業務員告訴你『要寫麻醉才可以理賠』?你是說真的嗎?」

病:「對啊~我把診斷書拿給業務員,他看了內容就叫我回來改。」

P:「那要不要寫『有消毒』或是『有包紮』?」

徵求保險業者或高手,告訴我這是哪招?

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

誤會意思

史迪普常跟Peter Fu講些他的朋友或鄰居發生的事,到底是Peter Fu腦筋太邪惡,還是中文的意思真的太多太博大精深。

史迪普的朋友有兩個孩子,大的自己帶,小的放在保母家裡。當孩子大一點後,有意兩個孩子都要自己教自己帶。

史:「那個xxx跟我說,他想把老二接回去。」

P:「嘎?xxx的老二斷了嗎?要找整形外科嗎?」

史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
我們大樓住戶間有個群組,最近的話題是住戶腳步聲太大,會吵到樓下鄰居。有一戶住戶在群組裡發言表示委屈,大意是說已經盡量約束孩子輕聲走路,但仍不時收到樓下鄰居的抱怨。

群組裡的發言說:「老大我們一教再教,老二被我綁在床上,如果這樣還嫌吵.........」

Peter Fu看完對話只說:「老二綁在床上應該超痛的吧~~」

史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

承受不起

Peter Fu和史迪普去吃涮涮鍋。

史迪普喜歡把青菜一片一片煮,慢慢煮慢慢吃;Peter Fu則是一股腦把所有的青菜和配料全丟下去一起煮。

沒多久Peter Fu的湯變得有點紅,困惑的Peter Fu看看史迪普的清湯:「是不是因為我丟了兩隻蝦進去,所以湯變紅了?」

史:「蝦子那麼小隻,不可能啦~你到底有沒有吃過鍋啊!是蕃茄啦!」一邊加菜一邊數落Peter Fu。

P:「喔。」

過了一會兒,史迪普把頭探過來:「好像真的是蝦耶~這家店的蝦很紅,一下鍋湯就變成紅色了。」

P:「是蝦還是蕃茄其實都沒關係,那你可不可以為你剛才嘲笑我,跟我道個歉。」

史迪普看著Peter Fu,然後握住我的手:「我很誠懇地說對不起,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。」

「算了!算了!你還是不要道歉好了,我壓力太大了~承受不了。」

Both

Peter Fu開著跑車載史迪普出門,到某個地下停車場,剛好有另一輛同型車在停車。可是車主的停車技術很爛,同一個位子進進出出好幾次,都還是停得很歪。

Peter Fu很順利地一次倒進他對面的位子。

我們要走的時候,又看到另一輛同款跑車,很明顯是自己烤漆(或包膜)的土豪金。

史迪普自言自語,然後搖搖頭:「怎麼開你這種車的人,不是技術很爛,就是顏色很浮誇~」

P:「你這是什麼意思?」

史:「沒有什麼意思?」

P:「那我是哪一種?」

史:「兩種都是。」

P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診斷書老梗

老梗重發!診斷書的故事永遠說不完,類似的梗之前已經講過了~今天又遇到一樣的事。

門診來了個幾週前來拆線的病人,要求修改診斷書內容。大部份都是覺得診斷不夠完整(例如原本寫右手掌、右手肘與右膝挫傷,但病人說他左腳也有受傷)、或是要求在治療內容上多著墨(強調「傷口縫合手術」或是「縫幾針」),又或是要求要寫「建議休養xx天」~~

所以我早就習以為常。

「我上次門診有自費買一條除疤藥膏,請你幫我加註在診斷書裡,要寫『需使用除疤藥膏』,不然保險公司不肯給付。」病人拿著上回開的診斷書過來。

「嗯...『需使用』可能有點困難,頂多寫『建議使用』。」對於非必需的處置,要我寫在診斷書裡實在很為難。

「這樣啊....我問一下我的保險員。」病人走出診間打電話。

沒多久他又走回來:「保險員說可以!」

我把改好的診斷書拿給他,然後跟他說:「我幫你寫『建議搭商務艙』,看看保險公司會不會給付,還是你可以拿有『醫生建議』的診斷書,問航空公司能不能打折?」

我相信我的讀者當中,有不少是醫療人員或保險從業人員。在戲謔與抱怨之後,有沒有人可以認真告訴我:到底正式的規定是什麼?許多光怪陸離的診斷書要求,究竟是保戶、保險業務員、保險理賠專員、還是保險公司的要求?

要寫建議,那可是我的專長:「建議」環遊世界,以達身心舒緩;「建議」吃A5和牛,以利咀嚼消化;「建議」讀Peter Fu的著作,有病治病沒病強身.....

專業的價值

「住院三天只有打點滴,什麼都沒做。」「醫生只有開止痛藥,什麼都沒做。」「只有照個X光,什麼都沒做。」「沒開藥也沒做檢查,就叫我們回家。」

無論是住院、門診、急診,病患的抱怨有很大一類是「抱怨來醫院什麼都沒做,或是醫師『只』做了什麼」~

每回看到這樣的抱怨時,我常會想,「什麼都不用做」難道不好嗎?這不是代表身體很健康嗎?不用吃藥、不用做檢查就可以。難道來醫院一定要做一堆侵入性檢查、被開個什麼大刀,才叫做「有做點什麼」嗎?

顯然病人不這麼想。

不排很多檢查、開很多藥的,基本上就是不專業的醫生;反之,檢查單跟藥單猛開的,病人一進醫院就從頭照到腳,這才是用心的好醫生。

「什麼都靠開藥,什麼都排檢查的,哪有什麼了不起?真正厲害的是看一眼就知道沒問題,不用吃藥就會好!」以前剛學醫時,一位前輩這麼跟我說,那時候還小不懂這道理,隨著臨床經驗越來越多年,才參透這句話的道理。

有些人的想法,扭曲到無法想像的程度。

之前有個腸子發炎,住院四天後改善的病人,出院時不經意說了一句:「不過就只是打幾針抗生素而已,醫生還真好當~」

我問他:「把你的病給治好了,那不然你還希望有什麼呢?」

病:「是發明抗生素的人厲害,又不是你厲害。醫生也只是照藥物的使用說明給藥而已,那跟我看電器使用說明書來操作電器,還不是一樣。」

「你說的也有道理,下次你生病的時候,就買本醫學教科書自己弄就可以了。現在Youtube上連手術步驟都找的到,你自己看著做就行。」

我相信有這樣想法的人,不會是少數。要彰顯「專業的價值」,是不是真的那麼難?

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

操煩

家裡的氣氛很低迷。

我和史迪普分頭看兩個孩子的功課,與其說是生氣,倒不如說是心急。替他們著急,替他們的表現著急,替他們的漫不經心著急。

孩子功課很重很辛苦,做父母的我們都知道。這個時代的孩子,也不是只有學校功課而已,還有各種各樣的才藝課、補習班,每一樣都要花時間準備、花時間練習。

大大小小的考試不少,有考試就要準備,有考試就有分數,即便對分數不需要斤斤計較,但考不好就是會不開心。(大人小孩都是)

每回家中低氣壓時,我都會回想起前幾年的快樂時光,下班回家我只要陪兩個小鬼踢球、騎腳踏車、偶爾去百貨公司逛逛買玩具,然後父子(父女)很開心地一起回家拆玩具玩玩具。這樣的時光,隨著孩子年紀漸長、功課漸重,而越來越不復在。

我自己小時候,會在課本裡夾帶武俠小說,會在寫功課的時候偷看閒書,會趁父母不在的時候把嚴格禁止的電視遊樂器拿出來玩~現在孩子大了,各種娛樂越來越多,外在的誘惑也越來越多,我們當年會玩的花樣,他現在一樣也沒少。

總是在各種生氣、吵架的輪迴中冷靜下來時,我跟史迪普偶有感慨:「我再也不要理他們了!他們的事關我什麼事?」可是氣話歸氣話,怎麼可能真的丟著不管。

總是在對孩子只想玩樂不在乎功課時,我跟史迪普會很火地說:「我要把家裡的網路切斷!我要禁止一切電視時間、電動時間、網路時間!!!」但當孩子很辛苦地完成某些事情,向我們央求能否輕鬆一下時,我又會心軟地答應~~

每天的功課時間,免不了都有衝突。我們嫌孩子不上心、沒有效率,孩子對我們也有抱怨,覺得我們管太多、要求太多.....

我擔任非常多的角色:醫師、作家、部落客、老師、人夫、人子、人父.......大部份的時候,我都能夠勝任愉快,而且做越久越得心應手。唯獨為人父母,即使我已經擔任這個角色快十年,只覺得越來越難,並沒有「熟練」的感覺。

可能有人會勸我不要太操煩,可能有人覺得我是管太多的父親,可是就因為自己是父親,怎麼可能不操煩、怎麼可能不管?

人生已經夠難了,要負擔另一個人的人生更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