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1017319?sloc=main

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

關於經驗

醫療這門學問,你要說它是科學,那當然絕對是科學,任何診斷、處置都必須有憑有據;但另一方面來說,也可以說是一門藝術...

「經驗」佔很大一部份,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,無論你多資深職位多高,一定都還是會有沒遇過的事,那前人的經驗就非常重要。

曾經我有一個病人,年紀很大本身疾病很多,一開始只是因為某個輕傷住院觀察,後來突然血壓很低,抽血數值爛得不得了,肚子不怎麼痛,但是超音波看起來腹水很多,於是我排了腹部電腦斷層。

那天我有點忙,所以影像剛照完時我請總醫師先幫我看看有沒有問題,據他的回報是只有一段腸子腫腫的,整體來說沒什麼特別。

但是病人狀況一直都不好,稍晚我趕回病房處理,決定開刀。

「開刀?」總醫師對我的決定有點疑惑。

「對,這段腸子可能爛了。」

「你怎麼知道?」

「我也說不上來,但是必須小心。」我是真的說不上來,不是不願意告訴他。

家屬接受我先用腹腔鏡檢查的建議,假如真的有問題,再進一步處理,若是不如我的判斷,那也頂多在肚皮上打個一公分的傷口而已...

攝影機一進去,腸子都黑掉了。

「你怎麼知道?」總醫師又問了我一次。

「經驗。」

前幾天遇到一個病人,據他說一個月前車禍,之後肚子便一直不舒服,在其他醫院治療過一段時間,症狀時好時壞...

「他幾乎沒辦法吃東西,一吃就痛,或是上吐下瀉。」病人的媽媽告訴我。

電腦斷層看起來,就是一團腸子發炎得很厲害,要說只是單純的腸胃炎,其實也說得過去,未必與其先前的受傷有關。

我原本的計畫是讓病人住院,用藥物治療發炎。可是家長說過去也是這麼治療,但都沒有改善,因此我決定使用腹腔鏡檢查,必要的時候把那段腸子切掉。

手術中看到腸子發炎得一塌糊塗,而且似乎有曾經破掉又自己癒合的痕跡,看起來單純藥物治療不會好,因此我就做了腸道切除。

隔天的晨會,我把這個特殊的案例與同事分享,我第一次遇到受傷一個多月之後還需要切除腸道的情形。

「這是供應腸子的血管受傷,才會反覆發炎。病人應該沒辦法吃東西吧!常常都是吃什麼吐什麼,或是一吃就痛。」科內一位資深醫師看到影像,直接給出結論。

「你跟他老媽講的話一模一樣!」

經驗這種事,無時無刻都在累積,永遠都有比自己有經驗的前輩,也提醒自己經驗永遠都不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