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

一步一腳印

很多事情都沒有捷徑。

大學時候的自己,不怎麼把心思放在讀書上...
什麼生理學解剖學微生物學,不是被當一屁股,就是靠著考古題與共同筆記勉強過關...
一直到準備國家考試時,才把書本從頭讀過一遍...
然而讀的內容也只是前人用中文整理出的考試重點...
跟真正的學問差一大截...

開始工作之後,遭遇過面對死亡的束手無策、病情惡化的手足無措...
或是站在手術檯上,卻被主治醫師問得啞口無言,只被冷冷拋下一句:「回去多讀點書!」
那時候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...
以前沒有好好唸書,或是取巧走捷徑,其實是禁不起考驗的...

所以住院醫師期間讀了點書...
把當年沒打好的根基補足,把當年就該唸的書補回來...
也或許是自己走過這一遭,今時今日主治醫師的自己,經常跟學生強調基礎的重要...
以免跟自己一樣,要等到發現自己不足時,才回頭去做早該做到的事...

在台灣時我也做些醫學研究...
臨床工作經驗慢慢累積,自然可以發現一些值得研究的題目...
寫醫學論文說難很難,說簡單其實也簡單...
在兩群不同病患中,找到並比較其特徵的差異,就可以是一篇論文...

所謂的差異,靠的就是統計的「顯著性」...
只要能發現「顯著差異」,就等於如獲至寶...
至於如何比較,其實也不過就是統計軟體按鈕按一按罷了...

對於「為什麼這樣算」、「為什麼用這個公式」,往往不求甚解,
只要算出來的數字符合寫論文需要就行...

剛來美國的時候,也是靠這一套方法做事...

不過美國人有個很有意思的特點,與其說他們死腦筋,我倒覺得是一種執著...
他們很愛問「為什麼這樣做?」
或者是「為什麼不那樣做?」

所以自己原先那套「反正就是這樣做」,對他們來講行不通...
這逼得自己得找書讀書查資料...
弄清楚每個統計的用法與公式來源...
在這過程中無形讓自己更進一步,以前不懂(或不覺得需要懂)的東西,現在都要搞懂...

初階的統計之後,老板開始要求更精準的數字,與誤差更小的統計方法...
於是我開始有了功課,自己上網查資料,查不到的就問台灣的專家同事...
然後隔天再去跟老板報告...

所有以前只要「靠同事」、「靠研究助理」、「靠醫學院老師」的問題,
現在都要自己解決...

在這些挑戰中,與其說是讓自己變強,更精準說是補齊原本就該具備的能力...

史迪普現在都知道,只要看我回到家還在唸唸有詞,或是猛然從床上跳起來,
一定是在想某個公式怎麼算,或是突然想到了什麼...
我也偶爾會跟她感嘆:「這些東西我早就該會了,只是以前都不求甚解。」

很多事情都沒有捷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