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1017319?sloc=main

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

自費品項

現在的自費藥品與自費醫材很多。

在談這個話題之前,我先講三個前提,讀者中有醫療業也有一般民眾,我相信有人認同有人反對,但這是我的看法,接下來要講的事,也是建立在這三個前提上。

1.自費醫材不是壞東西,基本上能合法上市,一定是通過重重成效與副作用試驗,證實對病人有幫助的東西。
2.建議病人使用自費品項,不等於要賺錢。
3.要不要讓病人使用自費品項,與道德無關。建議使用的醫師不一定無良,只讓病人使用健保品,也不一定就多高尚。

我的手術會給病人自費商品的「選項」,既然是「選項」,就是「可用可不用」。

有些手術的本質是為了「生活品質改善」,例如變得更美、身體更舒服,那當然得花點錢,因為那是健康之外額外的東西。

在我們這種救急救命的專科,本來就不該存在「不自費就不開刀(治療)」的問題,所以無論病人使用健保品還是自費品,該開的就會開。

但不能否認,健保給付的就是最基本的需求,但若希望有好一點的照護品質,確實不少自費品很不錯。例如搭飛機一樣,如果標準只放在「抵達目的地」,那最便宜的經濟艙就行,但若想要睡舒服一點、餐點好一點、行李多一點...那就加價購。

所以我從來不覺得「讓病人有自費品項的選擇」有什麼問題,但我永遠會講在前頭:「這些自費品你有權利決定要不要用。」

病人有時候會很茫然,問我是否需要。我也都很誠實地說:「沒有自費商品,我們照樣開刀。」

但這句話不等於不需要自費品項。

在我受訓的時期,血管就是一條一條分離,外科醫師的手如穿花蝴蝶般快速綁線,把血管綁緊結紮,所以即便不用現在的主流超音波刀來止血,我們的技術還是可以克服。

以往腸道的封閉與接合,都是外科醫師一針一線手縫,這在我執業這些年早已做過幾千幾百次,所以即便不用現在主流的自動吻合釘,手術技術依然可以克服。

但不能否認,超音波刀、吻合釘,甚至是各種強效的止血產品,都是科技進步的成果,它們提供的速度與品質遠超過手工土法煉鋼...

一片上萬的止血紗布,跟傳統不到一塊錢的白紗布,哪一個效果好?這應該不用多問。

病人有權利得到告知與選擇,當然也有權利選擇用或不用。為了讓病人自費而自費當然不對,但是主觀上想用技術來幫病人省錢,某種程度也是外科醫師的自我意識。

科技在進步,即便駕駛技術再好、不需要任何輔助駕駛系統的車手,不必要也不應該抗拒新科技例如倒車雷達、停車輔助、自動駕駛等等...

每回當我向病人說明完自費「選項」後,都會特別在醫囑上註明「自費項目,病患可自行決定全部使用、部份使用或全部不使用」~

有時候護理師會打給我,跟我說家屬對某個自費商品有疑慮,我的回答都是:「那就不要用沒關係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