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

專業之後,斜槓之前。

斜槓,然後呢?

「老師,你可以跟我們談談怎麼當個作家嗎?」

「我也很想像你一樣經營一個有聲有色的粉專,你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嗎?」

「除了醫學之外,我也想發展斜槓專長。」

在醫院裡,我常幫醫學生上各種大大小小的課,或許是查房後的病例討論、或許是影像教學,有時候是針對某個外傷或急重症主題的教學。然而課後的提問時間,學生們有時候會對我醫師之外另一個身份很有興趣,會問我一些醫學之外的問題。

「先把醫師當好。」

「醫師是我們的本業,先做好本業再來發展斜槓;而不是只有醫師的頭銜,然後在非醫療的部份投注的心力更多,這樣有點本末倒置。」

我的回答也都千篇一律。

我在當醫學生的時候,可能是自己不夠認真、不夠討老師喜歡,也可能是那時候醫學教育的風氣不盛(是到了近幾年,「醫學教育」本身才成為一門學問),所以常在臨床學習時遇到困難,或是被冷落,不被當一回事。

那時候的自己,很期待有人能夠向我傳遞醫學的知識與技術。

很期待有老師能認真地教我評估病人、各種處置技術、影像判讀、檢驗數據判讀。我只要能得到這些知識,就能運用這些知識來當醫生,當個好醫生。

我需要老師教我醫學專業,就算他沒有耳提面命「好好當醫生」,我也知道要「好好當醫生」。

當我現在成為醫學中心與醫學院的老師之後,很努力地把醫學知識傳遞給學生,希望現在的學生沒有自己當年的遺憾,但都僅只於專業知識的傳遞。

就像自己的成長過程一樣,我以為「好好當醫生」是人人都知道,根本不用老師提醒的事。

所以我也不會刻意提醒學生這件事。

直到最近一段時間,我才意識到好像不是人人都這麼想。

和一位深詣教育的同事談到這個問題。「現在的知識取得太容易也太多元,網路、影片、社群軟體,醫學生不像我們當年,那麼需要老師教他們專業知識。」

「他們需要老師告訴他們,怎麼樣『好好看病人』,『把病人當一回事』,『好好當個醫師』。」

同事的見解直接回答了我心中的疑問。

就像我常在許多場談「斜槓人生」的最後,都會提醒聽眾的:「追求斜槓的前提是醫療本業要做好,唯有獲得了『同儕認同』之後,追求的斜槓才有意義。」

所以對於學生們,我談的都是專業醫療,很少跟他們提我醫療之外的工作與身份。(或許他們也是我的讀者或粉絲,但是醫院裡我們就是專業上的交流。)

在「很會寫文章」、「很會演講」、「網路很有趣」這些評語之前,我更希望大家注意到我的醫療專業、醫學研究成果...

簡單講,除了作家之外,我當醫生當得還不錯;醫師跟作家兩個身份,我重視醫師遠勝過另一個,因為這是我的本業。

專業之後,斜槓之前。

醫師/.../.../.../...可以無限斜槓下去,但是醫師永遠排第一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