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

變形金鋼

再強大的外傷醫療,還是有極限。

外科急診經常有交通事故受傷的病人送來,擦傷撕裂傷骨折都算輕的,腦出血再也醒不過來、內出血半死不活、甚至一送來就已經沒有生命徵象,幾乎每天都有。

之前的統計是機車事故最多。(當然是因為機車人口最多,相對保護又少。)

最近的後起之秀是電動自行車。

走在路上,突地風馳電掣一輛車從邊衝過去,沒回頭以為是哪輛超跑,結果是一輛改裝的電動自行車。速度跟一般機車一樣還更快,最熱血(物理)的是還雙載沒戴安全帽。

孩子們蹲在人行道邊看地上的小蟲,後頭響起喇叭聲,我趕緊拉起孩子以免擋到路。但繼而一想不對,這明明是人行道,哪來的車?一個老太太騎著電動車一路向西。(仁愛路往台北車站方向是西方沒錯)

再強大的外傷醫療,還是有極限。

外科急診經常有交通事故受傷的病人送來,擦傷撕裂傷骨折都算輕的,腦出血再也醒不過來、內出血半死不活、甚至一送來就已經沒有生命徵象,幾乎每天都有。

之前的統計是機車事故最多。(當然是因為機車人口最多,相對保護又少。)

最近的後起之秀是電動自行車。

走在路上,突地風馳電掣一輛車從邊衝過去,沒回頭以為是哪輛超跑,結果是一輛改裝的電動自行車。速度跟一般機車一樣還更快,最熱血(物理)的是還雙載沒戴安全帽。

孩子們蹲在人行道邊看地上的小蟲,後頭響起喇叭聲,我趕緊拉起孩子以免擋到路。但繼而一想不對,這明明是人行道,哪來的車?一個老太太騎著電動車一路向西。(仁愛路往台北車站方向是西方沒錯)

那天Peter Fu搭機捷去台北,正低著頭滑手機時,列車在某站停下來,開門後一輛電動車慢慢駛進,漂亮地迴轉後就停在Peter Fu對面,看起來整輛車裝備齊全,我想就算去送熊貓應該也行~過了幾站,電動車就又發動,在Peter Fu驚訝的表情中騎下捷運。

我很困惑這樣到底違不違法,或者說就算不違法,我也很難相信做的人不知道這樣「不好」或「不對」。

就算法律罰不到,但我對於一輛跟機車差不多的機器,卻沒有駕駛資格限制、不用駕照、不用安全裝置、想當機車的時候就上馬路、想當汽車的時候就改裝上快車道、想當腳踏車的時候就是腳踏車、想當行人就騎上人行道甚至捷運。我相信應該也沒有保險,自己撞死就算了,被撞到的車與人還真倒楣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這是變形金鋼才有的權利。

大家都知道「預防重於治療」,很多疾病一開始沒預防,等到發生就來不及了;外傷也是一樣,再強大的團隊與進步的科技,都比不上基本的公共安全與守法觀念。

對,就是守法觀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