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

十年拚命

在我過去的文章裡,提到幾次我們會在急診做緊急開胸手術。在急診室裡用最陽春的器械與最快的速度,切開心跳停止的病人胸腔,夾住主動脈控制出血,甚至用手擠壓心臟,直接刺激生命的源頭。

這是外傷醫療的極致,取決在手術當下的判斷與對技術的自信,運氣夠好的話(病人與醫生都是),心臟可以跳回來,病人可以接受後續的治療。

但也不能否認,不是每個病人都能被起死回生,起死回生也真的只是奇蹟而已。文獻上的報告,大約不到百分之五的病人能因此救活,但即使在急診被救活,之後也會因為種種原因死亡或重殘,能夠活著且保有正常功能出院的病人,恐怕千分之一。

前陣子有個從其他醫院轉來的內出血病人,一進急診就沒了心跳與血壓,我與同事合力做了急診開胸與主動脈控制手術,病人的心跳血壓也真的因此回復,趕緊被我們推進手術室開刀止血。可惜在加護病房奮鬥了十幾天,最後還是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而死。

有學生問我,做這麼激烈的處置意義何在?最後還不是死亡。

「人終究都會死,如果用『最後還是死亡』,做為否定前端處置的價值,這是不公平的事。病人送到急診的時候,基本上已經死了,所以這個手術的目的,只要能讓他活著離開急診進行下一項治療,就不能說是失敗。」

「坦白說,不做這個處置,對我來說會輕鬆很多。反正進急診就已經沒有心跳血壓,那我就照程序CPR三十分鐘,然後宣告急救無效死亡,沒有任何人能期待或要求,醫生要『起死回生』,更不能怪我為什麼『見死不救』,因為他早已是死人。」

這是我回答學生們的話,我不確定他們能否理解我們團隊的執著。

雖然文獻報告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,那也是做了一百個一千個之後,用那唯一成功的案例來鼓舞自己,其他的999個雖然失敗,但這真的是盡力的極致。

十年前我寫的第一本書「拚命」,談的就是這股拚命替病人拚命的衝勁,十年後我還是如此堅持。

身為外傷醫療的最後一線,如果也都只是做到剛好而已,何苦病人要拚著最後一口氣轉診過來?如果什麼都只是剛好,那我們注定平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