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

文字的力量

文字的力量與影響力。


我在很多的演講當中,常會提到這件事,在多年的寫作生涯中,慢慢讓民眾認識外傷醫療,讓讀者認識我這個人。

我很少在網誌上談醫學研究的內容,東西太艱深不適合所有讀者,寫一大堆也不見得有人會看。不過這篇文章想來談談這件事,醫學研究的價值與論文寫作的力量,這是一種真真正正在學術戰場上以力服人、讓對手無力還擊的武器。

2020年有一篇美國的論文發表,內容是介紹全世界的外傷醫療與緊急手術現況,亞洲有上榜的只有新加坡與台灣,而台灣的現況引用的是我在2014年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上的論文,也是台灣唯一的一篇。

六年前的老文章,最近又被拿出來討論,就勾起當初寫這篇文章的回憶。

2010年到2012年,我在一家社區型的醫院服務,當時院長挖角我們團隊過去的原始任務,就是協助建立外傷醫療系統,並且整合外傷手術與緊急手術的業務。

在國外有個專有名詞,叫做Acute Care Surgery,整合所有需要緊急處理的手術為同一團隊。也就是讀者們常看我寫過的外傷病人、腹痛(闌尾炎、腸穿孔、腸阻塞....),這些都是我的工作內容與服務範圍。

然而成立之初,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原有的外科醫師們,當時我的老板和我們幾個年輕人,全天候24小時會診與及時手術,雖然改善了醫院的醫療品質,但也直接衝擊到那些安逸已久的老屁股,覺得我們搶了他們病人與飯碗。這中間經過無數次的爭吵與明爭暗鬥(明的是在會議上廝殺、暗的是在高階主管面前告狀咬耳朵、更有甚者是在臨床工作上搞小動作...),我們還是繼續做我們的,完成院方交辦的任務。

團隊成立一年多之後,我接任科部主管。有一次院務會議時,舊團隊的主管當著院長之面,直指當初不該成立急症外傷團隊,不僅對臨床幫助不大,學術上也沒有貢獻。(我當時雖然寫不少研究論文,但確實都是我自己原本的研究基礎,而不是到這家醫院服務後所建立的研究團隊。)

那次的會議讓人很不舒服。

不過醫學講究證據,嘴巴講得天花亂墜,或是人前爭得面紅耳斥,比不上拿出研究數據與發表論文,只要能拿出這些鐵證,對手除非也能寫一篇來反駁,否則講再多都只是嘴砲。

不過我只來這家醫院一年,受限於各種軟硬體條件,重大外傷或嚴重急症患者不多,很難用數字來展現我們的價值,回顧所有的手術,開最多的就是闌尾炎。

雖然是小病,但還是有值得研究的地方。在手邊沒人可以幫忙的情況下,我找了兩個有興趣的醫學生一起收集資料,就把我們團隊(Acute Care Surgery)成立前與成立後各一年的闌尾炎拿來比較,用數字來證明這個制度對病人是有幫助的!

前後我們只用四個月的時間,就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上,也就是今天談的這篇能代表台灣現狀的論文。然後我把論文寄給院長與當時批評我們團隊的所有人,感謝他們的指教與鼓勵。

過了六年,我已經離開那家醫院,至今也未見有反駁我當時論點的文章問世。我猜之後也不會有,在同溫層內取暖輕鬆多了。

比起酸言酸語或口說無憑式的個人經驗,文字的力量與影響力再次展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